2023年深圳市工业园区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引

为加快推进2023年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网络升级改造工作,根据《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府办函〔2022〕14号)《深圳市支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措施》(深府办函〔2022〕104号)《深圳市极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园区网络升级改造示范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深工信规〔2023〕1号)等有关文件,制定本技术指引。

为加快推进2023年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网络升级改造工作,根据《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府办函〔2022〕14号)《深圳市支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措施》(深府办函〔2022〕104号)《深圳市极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园区网络升级改造示范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深工信规〔2023〕1号)等有关文件,制定本技术指引。

一、实施范围

全市范围内服务生产制造及技术研发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

二、实施要求

工业园区网络升级改造

园区网络升级改造项目具有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显著示范作用,在园区生产制造、办公区域完成高质量网络设施建设,实现园区5G网络全覆盖、千兆光网全连接。通过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按需配备边缘数据中心,集合网络、软件、物联网技术和服务,实现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产业全要素的泛在互联,实现数据在工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无缝传递,支撑形成实时感知、协同交互、智能反馈的生产模式,提升园区产业服务水平。

(一)基本条件

1.园区发展定位明确,具有产业集聚发展潜力,具备形成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条件。

2.园区已实现供电企业直接送电,园区供电能力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先进制造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3.园区提供相关设备机房、通信管道和设备安装空间,为未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预留扩展空间。

(二)基础网络技术要求

1.园区网络架构合理,部署水平显著提升。

(1)固定网络采用无源全光网技术,具备灵活的设备部署能力和端口扩展能力。

(2)移动网络采用5G独立组网技术,具备差异化的组网方式及不同规格的网络设备承载能力。

2.双千兆网络全连接,服务能力有效拓展。

(1)园区千兆光纤网络覆盖,全光接入网向用户终端延伸,实现光纤到产线、光纤到办公室、光纤到桌面,配备充足的支持10G-PON的OLT设备,实现网络间的物理隔离。

(2)提供万兆企业专线接入能力。园区及周边2公里以内实现OTN接入层设备部署,园区内楼宇实现光纤到楼,企业所在楼宇的汇聚机房具备光纤路由,园区内企业已使用万兆宽带业务。

(3)高质量实现5G网络在园区内的全业务场景深度覆盖。建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新建5G宏站、5G微基站、5G室内分布系统、5G行业虚拟专网等,鼓励基站设施共建共享,满足工厂生产类、公共服务类和个人终端类业务承载要求。

(4)宏站、微基站按照建设在园区内发射点AAU/RRU认定,以基站发射点位对应的首个小区ID作为基站的唯一识别码。同一发射点位一个频段的基站设备认定为一个基站,多个频段的基站设备认定为多个基站。

(5)室内分布系统按照安装于园区楼宇内信源RRU/pRRU认定,以基站BBU基带板对应的序列号作为基站的唯一识别码。

(6)具备5G虚拟专网部署能力,为行业用户提供能够满足行业自身需求,可定制、安全可靠性高、高质量的网络及可运营的网络架构。

3.网络质量水平提升,用户体验效果好。

(1)园区生产、办公、研发等主要区域有线网络下行速率不低于900Mbps。

(2)园区生产、办公、研发等主要区域5G下行速率不低于500Mbps,上行速率不低于100Mbps。

4.网络安全同步建设,保障机制同步形成。

(1)完成IPv6网络改造,全部终端支持基于IPv6地址管理分配和接入认证。

(2)加强园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采用安全认证机制、访问控制手段、多冗余备份等多种技术手段保障园区网络稳定运行。

(三)网络协同技术要求

1.边缘算力设施建设。按需建设边缘计算设施、云基础设施,构建低时延响应,离业务最近的边缘存储、算力体系,实现海量数据本地处理,企业业务本地闭环,减少处理时延,保护数据隐私。包括但不限于:

(1)边缘计算设施: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视频处理、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有三种主要形态:与生产控制设备结合的边缘控制器、边缘网关和边缘云。

(2)云基础设施:建立基础云平台,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为入驻企业提供IaaS等服务,支撑业务系统上云等,并对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弹性计算、自动化部署、资源区域划分等功能,进行实时监控服务,直观呈现租户资源使用情况、业务运行情况等管理功能。

2.物联网建设。推动基于NB-IoT、eMTC等技术的物联网建设,鼓励部署云化SaaS设施,提升机床、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橡胶、塑料、食品饮料、眼镜、家居皮革、珠宝、服装纺织等生产效率,优化能源监测、物流系统、园区管理等公共服务能力。

3.安全管理网络建设。提升应急指挥管理、安防监控、车辆管理、智能楼宇管理、信息发布等业务能力。

4.公共无线局域网建设。推动园区基于Wi-Fi6技术的高品质公共无线局域网建设,鼓励纳入深圳市公共无线局域网管理,统一运营、统一认证、统一服务、统一监管,有效AP在线率100%,下载速率达到100Mbps。

5.低空经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

(1)园区5G网络已完成低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通过波束赋形模型调整、基站配置SR上行预调度功能等技术创新,优化低空网络服务质量,改善低空网络环境。

(2)建设卫星跟踪基准站,为城市物流无人机等低空空域移动终端提供稳定可靠的RTK辅助定位服务等。

(3)建设包括接驳、停机、通信、导航、监控、气象设施以及数字孪生系统和飞行监控/服务/管控系统等无人机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

(四)网络应用技术要求

1.5G创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基于5G+巡检机器人、5G+高清摄像机、5G+无人机等智能安防应用,5G+独立式控制器、5G+嵌入式控制器、5G+视频设备等远程控制应用,5G+机器视觉等产品检测应用,5G+AR/VR等远程现场服务应用等。

2.千兆光网创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千兆光网构建工业制造、AR/VR、超高清视频、园区安防、环境监测、园区企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打造全光园区。

3.IPv6+创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分段路由、网络切片、确定性网络等“IPv6+”技术特性,开展“IPv6+”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金融、网络安全、应急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4.基于多功能智能杆的创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1)智慧交通路侧设施。基于多功能智能杆,部署RSU、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边缘计算等新型设施,建设高可靠、低时延的V2X通信网络,与5G、卫星互联网融合应用,探索重点区域“全息路网”,支持开展园区企业等自动驾驶应用。

(2)构建智慧园区全域感知。实施园区各类感知设备的“一杆多感”综合承载力度,推进基于多功能智能杆等感知底座组网建设,对多种数据进行网格化和像素级的实时动态采集,基于空间协同和多传感器融合实现全域高维度、高精度感知。

(3)建设快速充电桩。基于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快速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网络技术创新水平和服务体验,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换电网络。

来源: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