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音、视协议标准介绍---视频会议协议

视频会议通常设计的协议包括:音频/视频/双流/远控/加密协议等,下面逐一介绍。

视频会议通常设计的协议包括:音频/视频/双流/远控/加密协议等,下面逐一介绍。
 音频协议主要包括:G.722、G.711(μ/A)、G.722.1、G.728、G.722.1C、G.729、AAC-LC等
G.728:1992年ITU-T发布的电话声音信号编码方式推荐标准。采用LD-CELP编码方式,采样率为8KHz,以16kb/秒的速度传送声音信号,传送延迟时间极短,仅有0.625 ms 的算法编码延迟。
G.711:标准公布于1972年,其语音信号编码是非均匀量化PCM。语音的采样率为8KHz,每个样值采用8bit量化,输出的数据率为64kbps。这种窄带编码支持对300到3,400赫兹的音频进行压缩。但虽然压缩质量不错,但是消耗的带宽相对较大,主要用于数字PBX/ISDN上的数字式电话。
G.722:ITU-T G.722标准是第一个用于16 KHZ 采样率的标准化宽带语音编码算法,1984年被CCITT定义为标准,而且现今还在使用。.G.722 编解码器在16 kHz 频率上接收16 位数据(带宽从50 Hz 至7 kHz),并将其压缩为64、56 与48 Kbit/s,其总延迟约3 ms,能够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
G.722的优点是延时和传输位误差率非常低,且没有任何的专利技术,费用低廉。因此G.722在无线通信系统,VoIP生产商,个人通信服务,视频会议等广泛应用。
G722.1可实现比G.722 编解码器更低的比特率以及更大的压缩。目标是以大约一半的比特率实现与G.722 大致相当的质量。
G722.1 C具有低运算能力,低带宽的优点。适于处理语音、音乐与自然界声音。
AAC-LD:AAC(Advanced Audio Coding,高级音频编码)是由Fraunhofer研究院(MP3格式的创造者)、杜比(DOLBY)试验室和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共同研发出的一种音频压缩格式,是MPEG-2规范的一部分,并在1997年3月成为国际标准。随着MPEG-4标准在2000年成型后,MPEG2 AAC也被作为核心编码技术,并增加了一些新的编码特性,又叫MPEG-4 AAC。
MPEG-4 AAC家族目前共有九种编码规格,AAC-LD(Low Delay,低延迟规格)是用在低码率下编码。它支持8K~48K采样率的,可以64Kbps的码率输出接近CD 音质的音频,并支持多声音通道,AAC-LD 算法延迟为20ms。
亿联视频会议支持音频编解码标准:ARES,Opus, G.722.1C,G.722.1, G.722, G.711(μ/A), G.729, AAC-LC
 视频协议主要包括:H.261、H.263、H.263+、H.264
H.261:H.261是最早出现的视频编码建议,它采用的算法结合了可减少时间冗余的帧间预测和可减少空间冗余的DCT变换的混合编码方法,其输出码率是p×64kbit/s。p取值较小时,只能传清晰度不太高的图像,适合于面对面的电视电话;p取值较大时(如p>6),可以传输清晰度较好的会议电视图像。该标准主要针对ISDN电话线的视频会议,可视电话等,ISDN的基本速率为64kbps,可以使用多路复用(p×64kbps)。
H.263:H.263 由ITU 定义,为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应用程序提供图象压缩(译码)。H.263 基于H.261,并且其带宽是由小于20K 到24K bit/sec 的视频流形成。作为一种一般规则,H.263 要求其半带宽要于H.261 的对应带宽达到相同的视频质量,所以在很大程度上H.263 取代了H.261。H.263 使用传输视频流。
H.263+:H.263+是ITU-T在H.263发布后又修订发布了版本2,非正式地命名为H.263+标准。它在保证原H.263标准核心句法和语义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选项以提高压缩效率或改善某方面的功能。
H.264:H.264是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ISO/IEC的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MPEG)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team)开发的一个新的数分。H.264和以前的标准一样,也是DPCM加变换编码的混合编码模式。JVT(JointVideoTeam,视频联合工作组)于2001年12月在泰国Pattaya成立。它由ITU-T和ISO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视频编码的专家联合组成。JVT的工作目标是制定一个新的视频编码标准,以实现视频的高压缩比、高图像质量、良好的网络适应性等目标。目前JVT的工作已被ITU-T接纳,新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称为H.264标准,该标准也被ISO接纳,称为 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标准,是MPEG-4的第10部分。
MPEG:MPEG标准主要有以下,MPEG-1、MPEG-2、MPEG-4等。该专家组建于1988年,成员都是为视频、音频及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他们成功将声音和影像的记录脱离了传统的模拟方式,建立了ISO/IEC1172压缩编码标准,并制定出MPEG-格式,令视听传播方面进入了数码化时代。因此,大家现时泛指的MPEG-X版本,就是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所制定而发布的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
MPEG标准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主要利用了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压缩编码技术以减小时间冗余度,利用DCT技术以减小图像的空间冗余度,利用熵编码则在信息表示方面减小了统计冗余度。这几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压缩性能。
MPEG-1就是我们通常说的VCD标准,
H.239:2003年7月,ITU批准了H.239标准,该标准支持“Additional Media Channels for H.3xx System”。即在一次呼叫建立媒体连接后,在两个H.239终端之间传送两路媒体流,这两条媒体流共享呼叫带宽,基于此项技术,视频用户可以得到双流视频服务,可以实现在会议系统中同时传送和显示多路视频信息。亿联视频会议支持双流协议:BFCP / H.239 / RDP
FEEC:摄像头远控协议,只要符合这一标准协议的产品都支持相互间的远控功能。
标准加密协议:TLS, SRTP, HTTPS, SSH, AES-256bit,亿联视频会议系统支持以上所有标准加密协议。
VPN:英文全称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翻译过来就是“虚拟专用网络”。顾名思义,虚拟专用网络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是虚拟出来的企业内部专线。
它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密的通讯协议在连接在Internet上的位于不同地方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就好比是架设了一条专线一样,但是它并不需要真正的去铺设光缆之类的物理线路。这就好比去电信局申请专线,但是不用给铺设线路的费用,也不用购买路由器等硬件设备。VPN技术原是路由器具有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在交换机,防火墙设备或WINDOWS2000等软件里也都支持VPN功能,一句话,VPN的核心就是在利用公共网络建立虚拟私有网。
CIF:公共中间图像格式,为解决PAL制式与NTSC制式的互通而制定的格式,分辨率为352*288
720P:高清图像格式,16:9画面,1280*720分辩率,P表示为逐行扫描,
1080P:高清图像格式,16:9画面,1920*1080分辩率,P表示为逐行扫描。